五彩醴陵展芳华
——株洲发展成就巡礼·醴陵篇
醴陵全景。王界明摄
旗滨玻璃。张斌摄
万亩油茶基地。彭雪飞摄
中国陶瓷谷。王界明摄
高速纵横富瓷城。肖邦魁摄
刘海龙李景兰何俊明欧阳根华陆杏聪彭雪飞张马良张咪程耿孺
这里,是一座千年古城。
这里,也是一座洋溢着澎湃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。
这里,融合了传统与现代、低调与奢华……
千年古邑、千年产业、千年文明!这里就是拥有“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”和“中国花炮之都”之称的醴陵。
70年峥嵘岁月,70年砥砺奋进。醴陵一路走来,初心不改,历久弥坚,始终与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,与伟大的祖国同步前行。
70年来,淳朴的醴陵人民,通过自强不息,艰苦奋斗,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使醴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实现了由一个农业大县到现代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转变,描绘出了一幅五彩新画卷。
一组数据显示了醴陵70年来的辉煌与巨变:GDP增长了倍,财政收入增长了余倍,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余倍,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倍,年,醴陵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首次跻身全国百强,居第94位。之后实现连续进位,年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列全国百强县(市)第55位,基本竞争力位列全国第73位,位列中部百强县(市)第14位。
在新中国成立70年里,在省委、省政府、株洲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醴陵市委、市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奋力开拓前行,谱写了醴陵改革发展的奋斗史诗。
多元发展建设高质量强醴陵
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。说的就是醴陵原产的釉下五彩瓷。9月12日,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现场,一批精美醴瓷的亮相,迅速引来中外嘉宾围观,“湖南气场”瞬时升温。
千年窑火,生生不息。陶瓷是醴陵的支柱产业。近年来,该产业的提质升级蹄疾步稳。全市已由单一的日用瓷升级拓展到日用瓷、电瓷、工艺瓷、工业陶瓷、新型陶瓷五大类0多个品种。电瓷产量占全球的近三分之一,日用瓷产量占全球的11.7%。日用陶瓷产量由年的万件发展到年的万件。工业陶瓷从无到有,年产量达万吨。先进陶瓷材料入选湖南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。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出口电瓷质量安全示范区、全国第二个出口日用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。
9月3日,醴陵第一所大学——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竣工开学,筑起了醴陵陶瓷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用型人才培养高地,为醴陵千年陶瓷产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,这里的师生将带着千年使命,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。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”。醴陵的特点不止于瓷,这里也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里,而李畋是改变世界的百位产业巨匠之一。
千年产业沉淀伟大的工匠精神。
经过70年的发展,醴陵抢抓机遇、大胆革新,目前,醴陵烟花爆竹产业机械化应用率已超过70%,爆竹生产涉药工序%实现机械化。其中建成烟花自动化生产线7条,爆竹自动化生产线1条。“机器换人”,让传统产业实现了“老树发新枝”。如今,醴陵花炮产品已达余种,年实现量产万箱,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,创造的财富超过余亿元。
作为长江中下游第一个亩产过吨粮的县,农业产业如何实现现代化?醴陵大胆创新,坚持走农业与工业、服务业融合发展之路,形成了“一乡一品、一片一特色”的产业格局。年,全市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,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,合作社、家庭农场家。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58亿元、利润2.75亿元,培育了仙都酱鸭、指上美食、湘醴山茶油等10余个特色品牌和省内著名商标。成功引入农村淘宝,年销售额达.5万元,稳居全省前十位。
会展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,已成为经济新增长点。近年来,醴陵在改造传统产业、提升竞争力的同时,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先后成功举办多届“陶瓷产业博览会”“烟花爆竹博览会”。9月28日,湖南(醴陵)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在醴陵举行,吸引国内外余家企业参展,其中,有58家企业是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等21个国家,开幕当天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,签约项目38个,总金额达.6亿元。
种种数据显示,瓷博会、烟博会等会展经济已然成为醴陵经济新的增长点,据测算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.3%。
与此同时,醴陵还依托旗滨玻璃,引进一批玻璃深加工及其配套项目,打造东富玻璃产业园;积极对接,主动融合,加快汽配园发展;以船湾镇获评“中国职业服装名镇”为契机,对接株洲千亿服饰产业集群,建设服饰工业园;醴陵正以多极支撑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。
营商环境是基础,优良服务是根本。
今年8月22日,醴陵市近家次企业、单位和个人获得奖励或补助共计.6万元。据统计,醴陵市自实施产业突围“四个十条”政策两年多来,共兑现奖补金达1.4亿元,惠及企业余家次。
年初,醴陵市出台产业突围“四个十条”政策,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,制定优惠奖励措施,扶持产业发展。今年,该市按照“企业向园区集中,要素向产业集中,干部向服务集中”的新思路,对“四个十条”政策进行再次修订和完善,同时出台“玻璃十五条”和《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真金白银帮扶企业,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如今,醴陵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产业之城!
“三创四化”打造文明新醴陵
潮平岸阔催人进,风正扬帆正当时。年10月,醴陵市全面打响“三创四化”创城之战(即:争创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,为之推进城市绿化、亮化、美化和数字化)。今年4月,醴陵成功获评湖南省届文明城市称号。
扮靓一批民生工程。截至今年8月份,提质改造凤凰路、醴泉路等条大街小巷,以及改造太一市场、阳三石市场、黄沙市场等15个农贸市场;新建余个停车位;新装、更换2万余盏路灯;建成桎木嘴、车顿桥等30余个共4.5万平方米“口袋公园”。“瓷城古韵·一江两岸”建成开放,渌江书院、李立三故居、耿传公祠修缮一新,城区畜禽养殖全部退出,城区明显变净变美。统筹推进中国陶瓷谷、渌江新区两大片区建设,城镇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,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近年来,醴陵市全力开展“城乡统筹·幸福醴陵”创新社会治理系列行动,统筹推进网上群众路线、“三社联动”、养老服务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、无物业管理小区业主自治、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书香醴陵七项工作。
探索“网上群众路线+”模式。今年9月,醴陵市各个“网上群众路线”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ilingshizx.com/llsgr/121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