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醴陵红色教育足迹

发布时间:2022/8/31 13:47:18 

习总书记说,“红色”二字贯穿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,流淌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血脉中。红色江山,热血铸就;红色基因,代代相传。

醴陵是一块红色热土,革命时期涌现了一代代热血志士,为祖国奉献了热血和青春。在醴陵,在老一代革命家的关爱中,三所红军小学的红色教育特色鲜明。

记者走进地处醴陵市城郊的中国工农红军将军外交官红军小学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“托起明天的太阳”这几个大字。红色书屋、红色文化宣传墙,校园里处处孕育着红色的基因。在该校的红色教育综合馆里,小小红色讲解员正在讲解红色故事。据了解,目前,该校有近60位红色讲解员。这些红色讲解员都是由该校学生担任,通过讲解红色故事,传承红军精神,弘扬红色革命基因。红色品格,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荣辱观,深深镶嵌在该校学生的心灵。

在该校的红色书屋,记者看到,书架上摆放了许多红色革命书籍,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,阅读红色书籍,从书中汲取智慧与力量。

而在该校班的班会课上,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们讲红色故事。学生在讲台上讲完红色故事后,班上同学一起讨论,谈心得体会。

中国工农红军将军外交官红军小学原名榬木岭中学,始建于年,时称行易小学,年起正式称榬木岭中学。年学校被授予“中国工农红军将军外交官红军小学”。该校以红色德育教育为学校发展特色,开拓进取,不断创新,形成了朴实上进的教风学风。

学校坚持立德树人,将红色德育定格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路径,营造红色校园文化环境;充分利用地方校本课程,搭建红色教育平台,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,传承红色基因。

红色书屋、红色文化长廊、红色德育课程、讲红色故事......在中国工农红军将军外交官红军小学,如今红色德育教育蔚然成风,红色校园文化气氛浓厚。

李立三红军小学充分利用红军精神文化墙”“李立三事迹长廊”“立三文化园”等校园红色文化教育资源,让学生浸润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。还开展了红色宣讲团、红色演讲、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等活动,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,让红军精神和革命基因代代相传。

冠以“全国文明校园”、全国红军学校“五星级红军小学”称号的“左权红军小学”,编写了革命校本教材——《红润》和《文人墨客颂醴陵》,让“红色德育”有了依托。还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,上好红色第一课。开展了清明祭扫英烈,红色经典朗诵、天安门国旗班护旗手来校升旗等活动,让学生从红色教育中获得蓬勃朝气!

“托起明天的太阳”这是习总书记对全国红军小学的嘱托。“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。中华民族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,经历了多少多少坎坷,创造了多少奇迹。要让后代牢记,我们要不忘初心,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,爱国主义要加强,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,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。”

醴陵区域内左权红军小学、李立三红军小学、将军外交官小学三所红军学校组建“红色教育联盟”,发挥学校红色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,凝聚起红色教育合力,形成了“校内是红色教育课堂,校外是红色教育基地,家庭、社区是红色教育延伸”的红色教育发展格局。醴陵市教育局着力挖掘、提炼区域红色资源,加强红色教育阵地建设,积极唱响红色主旋律,倾力打造醴陵红色教育品牌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ilingshizx.com/llsxs/12123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