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网时刻7月22日讯(通讯员汤江峰许红波刘雨薇王琦)分级诊疗制度,新医改以来推行的一项重大便民利民制度;也是深化医改一块难啃的“大骨头”。国家卫健委马晓伟主任指出,“从某种意义上说,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,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。”
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候选提名人选、卫健医院医共体单位调研。
年,醴陵市迎难而上,医院改革,加大力度推动优质资源下沉,合理分流病人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“能看病、看好病”。到年,该市县域住院就诊率达93.82%,县域内基层诊疗人次数占比达73.04%。尤其让人注目的是,醴陵市泗汾镇中心卫生院(医院)以“一谱一表”为抓手,推动基层首诊,助推分级诊疗,南乡片区本地住院就诊率达63%,综合报销比例达91.6%,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。
7月21日上午,家住醴陵市泗汾镇周边34岁的丁钰来到醴陵市泗汾镇中心卫生院做常规体检。发现血压偏高,接诊的全科医生张清连仔细询问,做了血液等相关检查,确认为原发高血压,为他开出了降压药。前一天,刚从北京打工返家探亲的他和妻子到该院做体检,一量血压就发现了毛病,因当天已吃早餐,医生叫他第二天再来确诊。像这样首诊在基层,医院看病的村民,如今在泗汾镇已司空见惯。丁钰说,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,健康意识强了,当地医疗条件好了,一些常见病在本地就能看好,压根不用舍近求远了。
全科医生张清连给患者问诊。
中医馆医师给患者做针灸理疗。
近年来,醴陵市泗汾镇中心卫生院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,立足看好常见病和多发病,摸清“一谱”、考核“一表”,着力推行“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”分级诊疗模式,保障片区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,有效破解了辖区群众看病就医难题。
医院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基层实践基地。
据该院院长李强介绍,“一谱”是指疾病谱。医院组织专人调查,摸清南乡片区居民外出就医人次多、发病率高、费用高的病种,作为专科发展风向标。群众对心血管内科、微创外科需求较大,该院投入多万元添置20余台先进大中型设备,重点打造心血管内科、微创外科两个重点专科,外请湖南医院、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,医院胃肠镜专家定期赴该院坐诊、查房、带教。今年1—6月份,该院Ⅲ、Ⅳ级手术台次,同比增长27%;CD型病历份,同比增长22%,治大病能力明显提升。根据疾病谱,南乡片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近人,该院投入万元新建血液透析科,着力打造南片区血透中心。今年3月,医院血液净化科运营,填补了该市南乡片区血液净化治疗上的空白,减轻了明月、沈潭等地透析患者的医疗负担,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,真正实现首诊在基层。
医院血液净化科。
“一表”是指进度表。醴陵市泗汾镇中心卫生院以村为单位,以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、0~6岁儿童、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切入点,对辖区居民发病率、本地住院就诊率进行统计,并作为重点指标逐月考核进度,按季度绩效评价后及时拨付相应资金,医院、村卫生室从“以治病为中心”向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”理念转变。将镇、村两级全部整合进家庭医生团队,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推广居民健康教育,让辖区百姓“不得病、少得病”,降低发病率,同时又有力地促进本地住院就诊率提升。
据了解,医院,年1—6月份,次均费用仅2余元,低于考核指标,综合报销比例达91.6%。次均费用低,报销比例高,老百姓自付费用少,医务人员为老百姓省钱意识根植于心。常见病、多发病选择在家门口就医成为百姓的自觉。
稳步推行分级诊疗,醴陵市泗汾镇中心卫生院创新体制机制,构建紧密医共体。年,该院与孙家湾镇卫生院首建紧密型医共体。年11月与沈潭镇卫生院、嘉树镇卫生院、明月镇马恋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。通过制定《医共体章程》,成立医共体理事会,明确医共体内权责清单和议事决策机制,出台《医共体实施方案》,派驻班子成员分别联点医共体成员单位,实现医共体内行政、财务、人事、绩效、业务、采购、医技、信息管理“八统一”。该院还定期派出外聘专家、技术骨干和管理医院开展坐诊、教学查房、疑难病例讨论等,医院培训医务人员。
医院发热门诊、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。
7月21日,醴陵市沈潭镇村民、76岁的游明年因患腰椎滑脱,正躺在医院中医馆病床上做针灸理疗。“过去看个风湿病,大医院,医院医院差不多,我们看病方便多了。等好得差不多,再回沈潭镇卫生院康复就行。”游明年竖起了大拇指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紧密型医共体的建立,百姓就医之路更畅通,医共体内单位成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办公室,设立专人跟踪对接,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,年1—6月份医共体内上转病人人,下转病人人。
醴陵市卫健局负责人介绍说,建立分级诊疗制度,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合理配置医疗资源、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,对于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长远发展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、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。这些年,醴陵市全面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,由2医院牵头,联合5医院,与22家基层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,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“人、财、物”统一管理,医院97名专科医师加入个家庭医生团队。引入竞争机制,2医院参与医共体建设,较好地解决了医疗资源配置不均、群众看病难、看病贵等问题,让百姓在门口就能享受二、医院水平的医疗服务,老百姓真正享受了分级诊疗的红利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ilingshizx.com/llsxc/12106.html